发布单位:武汉汇川游艇码头工程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:2022-6-4
青岛栈桥始建于清光绪十八年(1892年),1892年清---派登州总兵章高元带四营官1兵驻扎青岛,为便于部1队军1需物资的运输,建了两座码头
光绪二十年(1894年5月29日),直隶总督李鸿章奏折:登州总兵章高元,承办各台基址已具,道员龚照玙又于青岛前建设大铁码头一座,现拟于铁码头后建造水1雷营,紧扼口门现办烟台、胶州两海口防务,事同一律,宜各设水1雷兵营,各制下雷轮船一艘。终于开发出了新型的铝合金---码头,新型铝合金---码头采用航海级的6061铝合金,t6热处理,mig焊制而成,表面经过科学的处理,增强了框架的抗1氧化能力和抗腐蚀能力,可选用进口户外防腐松木,塑木,坤甸木作为铺板材料。
1931年9月开工,桥南端增建半园形防波堤,堤上新建一座民族传统风格的双层飞檐八角亭阁,名回澜阁。阁顶覆以黄色琉璃瓦,四周有24根圆形亭柱。阁内为二层圆球形厅堂,中央有34级螺旋式阶梯,可回旋登上二楼。1933年4月,全部工程竣工。清乾隆十六年(1751年)的<灵山卫志>载:小青岛在淮子口对岸,入海者必由之道。
飞阁回澜回澜阁匾额上的3个字是由原青岛市---沈鸿烈题写的,这个匾额在日本第二次占领青岛期间被掠往日本,---成立后许多人到日本寻找这块牌匾,都没有找到。当前回澜阁三字为著1名书法家舒同所写。